心理专家:春节与年俗的心理意义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估计是非春节莫属。
在咱们老祖宗的观念里——据我个人观察——春节不仅仅是用来休息和娱乐的,更是和祭祀有关的重要仪式,而祭祀所蕴含的意义,不只是恭敬地跪拜磕头抑或上坟扫墓,还更多地赋予了咱们中国人一种重要的生活意义感,学习如何更好地与祖先甚至天地所有神灵的沟通,以及如何理解蕴含在生命轮转过程中的祸福生死的深远意义。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奢华还是简朴,是必须要有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生活节奏的加快,春节的时间长度已经被尽可能的缩短了,比如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和春节连接的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吃几顿饭,喝几顿酒,睡个懒觉,舟车劳顿,初六醒来已经是“余额不足”了。中国古人留给的春节时间要长的多,从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佳节才结束。甚至有些地方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该上学的才会去上学,该上工的才会去上工。
这种看似迟缓拖沓的生活节奏其实是有重要的心理意义的,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的话,因为在心理世界中,接受和认同一件事情或体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和大脑的理性认知有非常大的不同,经历了时间和体验的心理意义上的接受和认同,具有极为悠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可以沁入每个体验者乃至整个族群的心灵骨髓里的。比如俗话说乡音难改,故土难离。我个人理解,春节最重要意义就在于逐步接受和认同一件事情,也即是,如何看待生命交替(由死到生)的过程和意义。
中国古人习惯取象比类,把这种处处存在的交替借助春节这个特殊的时段,把这种交替无意识中呈现的更具象化、更聚焦了。
特别是中国农历腊月三十(或最后一天)到新年正月初一这两天的“年”的习俗-特别是守岁和拜年习俗。
守岁和拜年的习俗是我们非常熟悉重视的,但是准备过程也不能马虎,中国北方民间流传的“忙年歌”。
内容大体相同,暂且以北京为例,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粘糖瓜,扫房子,做豆腐,炖猪肉,杀年鸡,发面蒸馒头,需要提前七天来慢慢准备,比起大型商超里的“一站式购物”,看似劳累和繁忙很多,但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和乐和兴奋的事情,这和人生中的另外一件大事——结婚(生子)特别相似,比如粘糖瓜和扫房子,是太过明显的准备(进行)孕育的象征了,这个时间不长不短,正好七天,就好比一个准备孕育生命的周期。
除夕需要守岁,岁祟谐音,除夕时候,是阳性能量最弱的时候,需要守护;而传统婚礼一般也在傍晚举行,延续至今的闹洞房习俗大多是在日落之后,这都是和保护新生命有关或者提升新生命的质量有关的,是重要的生活内容和象征性的心理仪式。有意思的是,这个几个事情共同点都是热闹喜庆,也许是为了迎接新生命吧。
年和岁同义,都和上古时代的战争等危及百姓生命的东西有关,祛除邪祟和年兽可以保证种族的延续,还要给生命力相对弱小的孩子一些压岁(邪祟)的红包(压岁钱),也就是通过能量的传承来保护下一代,孩子们可以借助长辈给的装在红包里的压岁(邪祟)钱从长辈那里获得祝福和力量。
和守岁功能类似的习俗还有两个:一个是贴春联(年红)一个是放鞭炮(祭祀)。
贴上春联,类似于将士们于在危险的时候穿上精良的铠甲,亮出自己的武器(生命力,也就是和红色有关的部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一语道破天机:辟邪与呼唤新生命,以新克旧,以喜冲煞,蕴含了否极泰来祸福相转的人生哲学。
放鞭炮(爆竹),一方面是为了祛除邪祟和预祝来年的运势如竹节般喜悦高升,这里的火光象征着光明,觉知与生命力。鞭炮声是越大越好(现实中危险性还是很大的),我小时候在河北农村过年的时候,最响的鞭炮声是在坟地里听到的,特别是“二踢脚”,一跃入云,声如轰雷,心脏不好的,切勿靠近。鞭炮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有的叫闪光雷,有的叫电光炮。真的好像可以和云端的雷电相应和。通过鞭炮声,人类就可以象征性地和神灵交流,想必是一件特别美好和神秘的事情吧,让我联想到了楚王和宋玉在巫山的那段奇妙想象。
春节当然要吃饭,而且中国很多节日都和吃有关,春节“必吃榜”上齐名的是年夜饭和初一的第一顿饺子(或汤圆等)。
各地年夜饭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大部分是中午或者晚上,相同的是足够的丰盛,鸡鸭鱼肉,煎炒烹炸,杯盘碗碟,杂然前陈,而且要在开饭前放一通鞭炮(或在吃饺子时候),不过现在更多是大人领着还,以前更多是孩子拽着大人,味道还是很有区别的。
为啥要放鞭炮呢?
这在古代可是祭祀的一部分。古代祭祀非常讲究的,比如祭礼要纯洁,态度要恭敬等,祭祀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主持祭祀的礼官在祭祀结束前把祭品分给大家,共同享用,这是人从神灵那里获得的红包和压岁钱,也就是象征性地来认同和接受在祭祀中获得的来自神灵的意旨和情感体验。
整个做饭、吃饭过程中所萦绕的某种情感氛围,也会逐步被参与者所内化到心里,比如家和万事兴的朴素观念。
当新年的钟声或鞭炮响起的时候,如同出生婴儿的第一声嘹亮啼哭,危险过去,可以安心睡觉啦!
初一来了,一切都重新、从头开始。
初一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拜年,一件是吃第一顿饺子(汤圆等)。
拜年,更多是一种互相庆祝、祝福、慰问和关心,特别是晚辈对长辈问候,将天人关系转换为长幼关系,万世昌永。孩子们拜年才更有意思,呼呼啦啦,一大帮人涌进门来,扑扑通通,在佛龛前跪倒一大片,叫爷爷奶奶,叫大爷大娘的,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没等主家看清是谁的时候,孩子们已经三头完毕,蹦起来来不及扑打膝盖上的灰尘就无比欢笑的跑去了,正当主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院门处又传来高声喊叫,下一波孩子又来了……
初一的第一顿饺子(暂不讨论汤圆),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好吃不过饺子”“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中国饮食上讲求“药食同源”,相传由河南(河南有太多中华文明的遗迹,不用赘述了)大医张仲景发明的饺子,也叫水饺或者“娇耳”。
体验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我发现有两个窍门,一个是谐音,一个形似。而饺子二者兼具。饺子,也即交子,半夜子时,阴阳在转换,阴阳在子时交会合一;“娇耳”,也即娇儿,娇弱的孩子。
饺子的形状极像耳朵,其实更像胎儿,也就是生命力,正因为万端皆在未发之前,蕴含无限可能。
如果把两个饺子相对而放,就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意象——圆。分开则类似于太极图的阴阳,合在一切两个饺子中间的空的部分,个人感觉有点“玄牝之门”的味道,十分有意思。很多地区有过年包饺子随机放几个干净硬币或者糖果的习俗,如果吃到,预示着这一年都会随顺幸运。这个习俗简直就是将种子孕育和太极阴阳鱼两个意象合二为一了,不知道古人在发明饺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古人的生活特别重视仪式感,特别在汉唐之前,就是一日三餐也有诸多的“礼法”,正如朱建军先生说过的那样,中国人的生活是有诗、有礼的生活。
在河北某些地区还有个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初二拜年的时候,晚辈到姑姑家拜年的时候,必带的物品是娘家的剩饺子,必须要在初二中午吃的。此中蕴含的心理意义就不难理解了。
腊月三十因守岁而敬畏过去的死,正月初一因拜年而憧憬未来的生。中国人对生命认知的理念和态度在这月落日升的交替中得以完美展现,而这种仪式化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人心理上的重要内容,薪火相传,成为中国人的最明显的文化心理符号之一。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左手除夕,右手初一,合而为一,在生命长河的流转中,生生不息。
最后,祝愿大家,心手相一。
作者简介
张如江
准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转载自意象对话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