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成长心理:快乐掩映下的创伤
我走在田间小路上,两边有盛开的油菜花,一些不知名的盛开的花,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春风微微吹来,我闻到了小时候的味道。我感觉自己快乐的要飞起来啦!
我快速向家里跑去。穿过堂屋奔向厨房“妈妈,我回来啦”我大声喊着。看到妈妈正在炒菜,我站在她旁边……
这是一次团体咨询中的场景。当事人小米是一个长相精致,性格温柔,讲话声音比较小的30多岁的女性。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想到温顺的小鹿。当她娓娓道出她的意象故事的时候,少女的欢快像小溪的流水般跳跃在她的声音里,惬意泻在她的脸上。
你怎么看这则意象”?我笑着问道。
我觉得没什么啊,就是感觉很……“惬意”,对,就是很惬意。
直觉之下脱口问到“你可以告诉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销售”慢悠悠的,但似乎与之前的欢快有些许不同。
哦,感觉有压力吗?
肯定有啊!
聊到这里,加之之前小米说的儿子刚刚住读的情形,以及母子依恋关系,我心里有了一个基本假设。
你愿意再看看这个意象吗?
当然愿意。
你现在让自己回到妈妈正在炒菜的情境中,看看妈妈在炒什么菜?
她不解的看着我。
感受一下此刻正在炒菜的妈妈,看看她炒的什么菜?
“白菜苔”她缓缓地说着,泪水开始湿润眼眶。
我想抱抱妈妈,如果她愿意。
“她愿意”泪珠不断滑落。
片刻之后我问到“现在感觉到了什么”?
妈妈身上的味道
…………
这种感觉会让你想起什么吗?
“妈妈很辛苦,不容易”。
小米的这份感受即是对妈妈的,更是对自己的。
我记得我们家有一张照片,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张照片怎么也找不到啦。眼泪再次涌出泪眶。那是我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照片,我妈妈是很漂亮的。我记得照片里我妈妈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这是一张真实存在的照片,但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了!期间,小米三次用不同的话语和语调重复表达着“它是真实存在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啦”。
这种情境,让我不禁想起巴特关于摄影本质的观点:事物本身的存在却在照片本身形成时刻丧失了……它以创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主体不能够去承受并吸收的东西。照片中的“刺点—穿着一件蓝色风衣的妈妈“(刺点说明《导》125页)就是扰乱照片光滑表面的细节。正是这个细节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照片上……它把我们从一个联想导向下一个联想。
所以,小米如此关注这张照片,关注照片中的妈妈,除了对妈妈“辛苦和不容易”的诠释,可能还有某种创伤性的东西。
那时候你多大?
“7、8岁吧”小米脱口而出。
哦,小时候的事情你还记得什么嘛?
我爸爸妈妈是做生意的。记得7、8岁的时候我爸爸给我扎辫子,扎得很紧,这样可以管几天。那时候我们中午都带饭,男人嘛,也不会做什么。我记得是绿豆饭,也没有什么菜……
这段意象情境中,小米再次提到了7、8岁,而且我们再次看到了妈妈的“缺位”。7岁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种双重背景下,7、8岁可能具有某一创伤结扣点的意义。头发“扎的很紧”所带来的不舒服感受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可能有精神方面的“紧”。在这一背景下来看“梳头发“的象征意义,可能梳理整齐就具有表示驯服的意义,提示着自我在一定程度的丧失。深圳意象对话心理咨询
至此,我也大致理解了为什么小米对儿子住读学校的一位有着严重焦虑和自虐倾向的孩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甚至有些难以自拔。一直追问,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什么样的家庭孩子会这样?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对这种情况要怎么办?等等。与其说小米对那个孩子关注,不如说是对自己儿子的投射性关注,更确切的说是对自己的关注。当然,要更加详尽地了解该创伤,以及了解此创伤对小米的意义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深圳心理咨询
这个意象初看充满快乐,却是对现实工作压力、母子分离缺憾的一种补偿。如果我们把这种所谓现实缺憾看作一种症状的表达,作为一种真实的隐藏标记,就会发现小米一直凝视着的是“照片形成那一刻就已经永远缺失了的*母亲*”。
这份转瞬即逝的闪现也是我们每个人无法抵达,无法忘却,却孜孜以求的东西。
承认承担缺失的真相将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归途。
作者:刘萍
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业21年,从事团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以及个体咨询。
2007开始年学习意象对话初/中/高级课程,多次参加蔡晨瑞、何明华老师的意象课程。
催眠治疗师
邮箱:447837180@qq.com
电话:13476410909